我國地大物博不僅資源豐富,而且文化也十分的突出,56個民族就有56種不同的文化和習俗,今天我們要談的就是,面對方言配音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給方言配音如果不是當地人,或者配音者的家鄉,那么想要說出一口地地道道的方言口音恐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那么如何在最短的時間讓自己的方言學的有模有樣呢。

一篇文章可能很難讓你快速學會,如果你是因為時間和地區的限制,想在線上系統學習播音配音,歡迎看完文章后加威:3273437756備注學習,來免費聽課考察哦~
一、方言配音不易,且學且珍惜
在我國,據說有十大難懂方言。按照難度系數排序,它們分別是溫州話>閩南語>粵語>客家話>雷州話>閩東話>蘇州話>上海話>陜西話>四川話。戰爭期間,因為溫州話難懂,常被用作密碼。如果是外地人,做這十種方言的配音工作,還是需要費一番功夫的。因為方言配音,不僅需要說一口流利自然地道的方言,還需要對上口型。
在《聲臨其境》第一季里,張若昀用英文配音中文版《王朗去世之謎》,口型沒怎么對上。輪到鄭愷時,他拿起話筒,飆起了流利地道的上海話。大家忍俊不禁的同時,紛紛稱贊:“竟然連口型也對上了!”

其實仔細看,鄭愷上海話配音《王朗去世之謎》,口型并沒有全對上(有一部分是對上的)。但即使這樣,大家也樂得不行。為什么?因為方言強大的魅力,讓觀眾淡化了口型。即使對不上口型,也能讓觀眾快樂,這就是方言配音的魅力。
二、配音時注意方言詞的表達
方言詞是各地方言中的土語詞,比如四川話里的“兒豁”(騙你干嘛),溫州話“吃天光”(吃早飯),重慶話“叮叮貓兒”(蜻蜓)等。眾多的方言詞里面,有的是名詞,有的是動詞,有的是形容詞,有的是損話,有的是贊美的話等。配音員要弄懂方言詞的意思,在說方言詞時,要用對感情,不然就會牛頭不對馬嘴。
三、模仿當地人說話
做普通話配音時,可以將一部電影、電視劇、動漫的聲音關掉,將字幕摳出來,一個字一個字地練習。但是方言配音,如果想說得更自然,則需要多與當地人接觸,給自己創造一個方言學習的環境,模仿當地人說話。

而動畫《熊出沒》中熊二這個角色說著一口粗狂的東北大碴子,誰能想到熊二的配音演員張秉君并不是一個東北人,除了作為一個配音演員特有的語言天賦外,后天的學習和模仿是必不可少的,張秉君就是通過不斷地模仿和交流,才能演繹出十分具有人物特色的熊二。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配音方面的知識,加威:3273437756,備注你的來意,你就會收獲一節動聽幽默的直播課,從0基礎開始你的配音之路~

評論已關閉!